9月28日,山区海岛本科高校教育对口帮扶工作推进会在我校召开。会议旨在贯彻落实省委“132”总体部署、“四个基本建成”主要目标,加快推进山区海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整体性跃升,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峰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吕华主持。

陈峰指出,对口帮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教强省建设的现实需要,更是教育人民属性的生动体现。“十四五”以来,我省高校“组团式”对口帮扶山区本科高校的工作从启动探索到深化拓展成效显著,协同机制更加完善,育人质量不断提升,受援高校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发展根基更加稳固,服务贡献度持续提高,走出了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合作共赢之路。

陈峰强调,我省正处在加快建设高教强省和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关键阶段,要充分认识高等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充分认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处理好规模扩张和内涵提升、开源节流和优化支出、筑原垒峰和抬升底部、尊重规律和照顾需求等关系,努力办好每一所高校、教好每一个学生。要聚焦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科研协作、文化交流、教学规范、就业协同等方面精准发力、久久为功,推动山区海岛高等教育加快发展、高质量发展,为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提供更加坚实而充裕的人才支撑和智力贡献。

校党委书记邓崴向与会领导嘉宾表示欢迎,向省教育厅和兄弟高校长期以来对学校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教育对口帮扶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对山区海岛本科高校及高等教育事业的关心关怀。衢州学院将主动作为,在“十五五”规划中研究制定契合学校发展实际、具有鲜明牵引力和目标定位的清晰发展路径,在省教育厅的统筹引领和兄弟高校的帮扶下,全力推动学校事业发展,努力办好衢州人民满意、为全省高教强省作出更大贡献的应用型高校。

校长郑友取作交流发言,阐释了“十五五”学校事业发展的初步思路。与会领导和专家对学校坚守“高水平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予以高度肯定,从学科布局、服务地方、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强调要深化“高水平”“特色鲜明”“应用型”等内涵,加强赶超战略谋划和发展路径设计,找准赛道、找准标杆、找准重点,在突出优势和特色上下功夫,进一步提升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显示度、匹配度和贡献度。
会上,衢州学院、丽水学院、浙江海洋大学等就对口帮扶成效进行交流,并提出下一步帮扶需求。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两所“组团式”帮扶牵头高校介绍了前期工作及下一步帮扶计划。浙江大学、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浙江师范大学、宁波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工商大学、中国计量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温州医科大学、浙江科技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结合帮扶实践,围绕资源调配、协作模式等为下一阶段帮扶建言献策。
参与山区海岛本科高校教育对口帮扶工作的17家高校、科研院所分管领导及部门负责人,省教育厅相关处室负责人,衢州学院全体校领导及有关部门、学院负责人等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