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5月13日下午,校领导走进思政课堂,为青年大学生讲授党史教育专题“形势与政策”课。
郑友取以《光辉的历程》为题,运用详实史料和鲜活案例,系统梳理了百年党史发展脉络,重点阐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深入解读“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深层逻辑。他旁征博引,结合历史经验与现实发展,深入浅出地讲述党在理论创新、实践探索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引导同学们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定对党的信仰与拥护。

郑友取表示,多读书、读好书是大学生的天然职责,独立思考、自我清明是大学生的硬核素质,精神灿烂、身心快乐是大学生的独特气质,希望同学们能够“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伟业,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做有家国情怀、有担当精神的新时代建设者。
江爱民、郑文山、陈烈荣、章剑锋、童献纲等校领导围绕“党史教育”这一主题,将理论讲授与个人经历相结合,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旋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当代大学生责任与担当等多维角度,给同学们带来了生动精彩的讲述,引导同学们从‘宏大叙事’中找准‘青春坐标’。”

一堂堂课程紧扣时代脉搏,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温度,让同学们感受到百年党史的波澜壮阔,体会到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24中文1班黄梓嫣说:“欣逢盛世,我们更要坚定理想信念,立志成才,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此次校领导集中授课,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大思政”格局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学校严格落实领导干部讲思想政治理论课制度,校领导深入课堂带头示范授课,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让学生在思政课堂习得真知、领悟真理,教育引导学生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