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8日《浙江新闻》:智论·三将汇③丨如何全面塑造新时代衢州人文精神?

浏览:719次 发布日期:2022年04月29日
《浙江新闻》:智论·三将汇③丨如何全面塑造新时代衢州人文精神? (zjol.com.cn)
编者按:4月26日,衢州市八届人大一次会议拉开大幕。今年的衢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新时代衢州人文精神全面塑造,成为物质富裕精神富有样板地。浙报集团衢州分社推出2022年衢州市两会特别策划“智论·三将汇”,本期邀请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谈谈如何理解新时代衢州人文精神的丰富内涵,如何全面塑造新时代衢州人文精神。


在文化底蕴和时代坐标中增强自信

近5年来,衢州应对挑战、抢抓机遇、蓄能起势,2021年12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全面排名全省前六,8项前三,2项第一。当前,衢州正处于加快赶超跨越,高质量发展建设四省边际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关键时期,衢江西周土墩墓群考古的发掘震动了学术界,其考古成果多次入选“浙江考古年度重要发现”,入围“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浙江衢州发现疑似西周姑蔑国王陵”上榜2021年国内十大考古新闻。这让我们对衢州激活特色地域文化信心十足,也让我们对高质量发展建设四省边际共同富裕示范区更加自信。

“越”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文化宝藏。先秦古籍对南方的众多部族常统称为“越”,实际上这些“越”并不是单一民族,而是南方众多部族的统称,分布区域主要包括现今行政区划的苏、浙、皖、赣、闽、粤等省的全境或部分地区。百越在先秦时期曾存在过璀璨的高度文明,近年来的考古研究实证表明,百越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其中姑蔑是百越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据文献记载,“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这说明“姑蔑”是越国西边一地,其地理位置约当今浙江衢州、金华一带。而根据考古发现来看,目前衢州市境内共发现商周时期遗址137处,其年代基本从夏商之际至东周时期,且文化面貌比较一致,应是一个独立的文化片区,与史籍中的姑蔑地望较为一致。

其中,衢江西周土墩墓群考古发掘出的部分文物及遗迹极具地方特色,对于研究西周时期越地一脉的墓葬制度、礼仪制度、早期越文明发展阶段特征等都具有重大价值,是西周考古的重大发现,是百越考古的重要突破。

后续要继续深化考古工作,持续开展区域系统考古调查,进一步摸清区域内土墩墓、城址、聚落遗址等相关遗迹的分布范围及布局,在加快考古资料的整理、研究、阐释的基础上,加强跨区域、跨领域、跨学科合作,拓展衢江土墩墓考古成果的内涵价值,更全面的重建“姑蔑”的政治、经济、文化面貌,增加历史信度,延伸历史轴线,为商周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百越文化研究等历史课题提供线索。

同时在衢江区“1435”体系的指引下,拓展考古成果的活化利用,以文旅融合为载体,积极谋划姑蔑古国遗址公园的建设,让考古成果赋能城市发展、赋能乡村振兴、赋能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力争打造成衢州的一张文化“金名片”,助力新时代衢州人文精神全面塑造。

让有礼文化成为鲜明标识

南孔文化是新时代衢州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身为圣人后裔,愿与同仁一道,齐心协力,努力弘扬南孔文化,推动衢州文化建设与发展、新时代衢州人文精神塑造,让南孔文化成为“宋韵文化传世工程”的璀璨明珠。

衢州弘扬南孔文化,牢记殷殷嘱托,落实省委“把‘衢州有礼’打造成为‘浙江有礼’的示范标杆”的指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不断推动南孔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坚持时代性、普惠性、社会性原则,积极探索走出一条崭新的发展道路。要突出“一个重点三个方面”:

“一个重点”,即把弘扬南孔文化重点放在青少年身上。今年,我市中小学开启多种形式的“沐南孔儒风 诵《论语》经典”活动,并提出以3年为一个阶段诵读《论语》,让衢州大多数中小学生能基本背诵《论语》。目前以南孔文化为主的乡土教材也正在编撰之中。各种社团活动纷纷开展,如《论语》学习大赛,儒学校园剧创作,高中生《论语》辩论赛,“南孔少年春晚”等,坚持牢牢抓住南孔文化“传世工程”不放松。

“三个方面”,一是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让“有礼家风”浸润千家万户。积极组建家庭教育讲师团,以“孝”为主题深入社区、乡村现身说法,积极打造孝文化乡村、儒学文化示范品牌社区。二是开展新时代儒家文化研究的工作。出版研究南孔文化相关著作,制作微电影,成立南孔文化摄影社,积极打造“南孔文化+美丽乡村+共富模式”未来乡村模式。三是加大“南孔”元素文创产品开发。不断整合文创团队,开发更多茶具、餐具、“南孔”文创咖啡等日常用品类的文创产品,积极推进“南孔”元素数字化文创发展和创新,让“南孔”元素“飞入寻常百姓家”。

另外,要抓好每年南孔祭典契机,提升祭典形式和内容,积极开展研学、文化研讨、文物展览、开蒙礼等活动。要积极推进南北孔深度交流与合作,切实做好孔氏南宗家庙日常管理。

塑造更加开放大气的格局

南孔文化不仅是衢州的,也是浙江的、江南的、全国的,甚至是全球的。时至今日,南孔文化对新时代衢州人文精神的塑造仍有积极意义。

孔氏南宗是以衢州孔氏家庙为重要物质遗存、以衢州孔氏为核心、支派遍布江南各地、由孔子后裔组成的一个特殊宗族的总称,是江南地区具有南北文化融合特征和典型意义的标志性家族。

南孔文化是开放的,是传统孔氏文化在与江南社会文化长期互动融合的基础上形成的与时俱进、特色鲜明、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区域文明教化体系。自南宋初年以来,孔氏南宗“南渡而后,蔚为大宗,历二十余世,均足为乡邦弁冕”,无愧于“出士类增美士林,可作千秋冠冕”的美誉。

传承发展南孔文化,要科学处理好传承与创新、学术研究与普及传播、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等关系问题,与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历史使命和本质要求紧密结合,以深厚的学术研究为支撑,挖掘南孔文化的精神内涵、传承机制与历史意义,揭示南孔文化的时代精神与当代价值,探索南孔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路径。

第一,要以文化强国、文化树人为价值导向,深入挖掘南孔文化与爱国爱乡、科学理性、书香礼仪、唯实惟先、开放大气、重诺守信等社会新风尚相适应的内涵,将其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为学术成果的普及化、大众化作出新的尝试。

第二,要将南孔文化深度融入城市品牌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发挥其在促进基层社会治理和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第三,要做大做好做强南孔文化促进文旅深度融合这篇文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共同富裕建设实践打造可借鉴可复制样本。

第四,要积极探索实施南孔文化“走出去”工程,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服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示范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