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下午,学校在大会堂隆重召开服务发展大会。衢州市委书记徐文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钱伟刚,副市长王良春,校党委书记杨玲,党委副书记、校长谢志远及学校党委领导班子,市级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各县市区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出席大会。全市各行业、企业有关单位代表,学校科级以上干部及学生代表共一千多人参加大会。大会由杨玲主持。

大会首先观看了衢州学院服务发展宣传片。今年以来,学校开展校企“双走进、双服务、双促进”专项活动,教授、博士服务企事业单位582家,共征得企业技术难题470余项。将技术难题转为研究课题,达成合作项目300多项,获得科研经费2200多万元。服务成果化为育人本领,2019届本科毕业生考研上线率达到22.5%,2018年学科竞赛在全国1200余所高校中位列174名。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衢州分院、衢州绿色金融研究院、仙鹤研究院等研发机构纷纷落户学校,实现一体化建设。当前,学校正在实施“赢得服务区域发展的口碑、获得人才培养质量的金杯、取得硕士学位点授予权的里程碑”三大攻坚战,一心一意打造校地融合金名片,向着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迈进。

谢志远汇报了学校服务发展工作。他指出,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作为地方应用型高校,衢州学院贯彻新发展理念,始终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型”办学定位;始终坚持“与区域经济互动、与企业发展共赢”的办学理念。通过实施“三连三通”“两转两化”“一心一意”发展模式,举全校之力,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促进学校高水平建设,打造产教融合共同体。他表示,当前衢州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正处在一个厚积薄发、裂变发展的关键期。学校要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搭上“美丽”+“智慧”的高速列车,走跨越式发展道路,努力成为应用型大学建设的“衢州样本”与“衢州经验”。

钱伟刚与谢志远共同为“衢州学院数字经济学院”“衢州学院美丽经济学院”揭牌。两大学院将致力于对接衢州主要领域的新兴产业,打破院内传统的学科边界,灵活组建交叉复合型团队来服务衢州发展,切实提高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
随后,大会举行了校地、校企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大会现场签约了11个项目,涉及高端装备制造、美丽乡村建设、绿色金融、高端特种纸、大数据物流、教育等领域。与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共建浙江空气动力智能制造装备研究院,通过团队式引进创新人才、捆绑式引进创新项目等,实现衢州装备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与龙游县人民政府全面合作共建的“乡村未来社区”,以龙游溪口镇未来社区建设为重点,推进在人才共享、重大课题等领域的全面合作;与江山市政府合作共建“木门产业数字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其中主推的“智慧工厂”和“设备远程运维系统”已经落地,为企业提供管家级、一站式服务。



绿色产业集聚区副主任郑志忠、红五环集团董事长苏勇强作交流发言。郑志忠表示,自2012年以来,衢州学院和集聚区把加强校地校企合作为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在创新平台、高层次人才引进,合作项目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今后,集聚区将继续深化与衢州学院各个层次的合作,携手共建大花园。苏勇强表示,红五环与衢州学院校企合作走过十七年的历程,共计培养9届300余名学生,首批联合培养的20名南非国际留学生已经学成归国,充分体现了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促进了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结合,为企业发展新动能提供了有力支撑,期待和衢州学院更多更深的合作。

王良春代表衢州市人民政府向服务发展大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他指出,衢州学院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积极响应全市教育大会号召,围绕市委“1433”发展战略体系,聚焦聚力“八大任务”,坚持“服务发展+内涵提升”,明思路、推举措、有作为,在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推进学院高水平建设上取得了明显成效,较短时间内形成了一大批服务成果,市委真切感受到了衢州学院千方百计谋发展、一心一意强服务的决心和热情。这不仅是学院近几年快速发展的精神内核,也是未来取得更大进步的必胜法宝。站在新的起点,他希望衢州学院要进一步主动融入地方,立足长远发展,一以贯之致力服务发展、一心一意加快内涵提升,为区域发展注入创新活力,在创新服务发展上彰显特色;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向市委“1433”发展战略体系靠拢、向市域治理现代化建设看齐,勇挑重担、精准发力,在践行使命担当上走在前列,努力成为衢州高校党建工作的“主阵地”、全力担起衢州高等教育发展的“扛旗手”、主动当好衢州职业教育改革的“排头兵”、加快成为衢州科技创新的“主引擎”、自觉成为城市发展的“主人翁”;要与衢州同频共振、相融共生,通过探索深度合作、优势互补、共赢发展的校城融合新路子,校城共建同提升、校城共享同聚力、校城共荣同发展,在服务发展工作上分享机遇、共创未来。

会议开始前,徐文光等领导还参观了学校孔子广场举行的科研社会服务成果展示活动,包括学校各学科最新研发应用成果及校企联合开发产品和技术等。
大会结束后,学校还与部分地方及企业代表进行了会下项目签约。(文/余蕊 摄/许军 华夏媛 季昀涛 沈志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