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7日下午,中共衢州市委书记徐文光来到衢州学院作形势政策报告,宣讲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精神,与学校师生一起共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发展的历史性成就、显著优势,展望祖国发展的美好未来。校党委书记杨玲主持宣讲会。市委宣传部长钱伟刚、副市长王良春、市委秘书长王良海、学校领导班子、各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人,学校干部、教师、学生代表等近千人参加了宣讲会。

徐文光围绕历史底蕴、显著优势和实践成果三个方面对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进行了系统深入地阐释和解读。他指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专门研究部署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这一具有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的问题,立意高远、主题重大,事关根本、影响深远,是一次具有开创性、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全会的核心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最重要的就是要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丰富内涵,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徐文光围绕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报告和决定,对省域治理现代化的总体要求、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进行了系统阐述,对我省治理的“省域治理现代化十招”“八八战略”“最多跑一次”改革进行了系统解读。他指出,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以“八八战略”为统领,锲而不舍、持续深化,不断把“八八战略”蕴含的治理思想转化为治理成效,充分发挥“最多跑一次”改革对各个领域治理的牵引作用,把其蕴含的理念、方法、作风运用到省域治理的各方面全过程,大力推动政务服务、公共服务效能和营商环境大提升,大力推进社会治理领域“最多跑一地”改革,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徐文光在宣讲中紧密结合衢州实际,围绕市委七届七次全会精神,就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畅谈体会。他指出,市委召开七届七次全会专题研究部署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审议通过了《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努力实现市域治理现代化走在前列的决定》,围绕“八八战略”“八个嘱托”“八大任务”,坚持和完善“八大体系”,统筹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实践成果,有效推动中央、省委全会精神在衢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将多年来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形成的实践成果转化为制度优势、进而转化为治理效能,对衢州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徐文光指出,高校是人才的聚集地,是创新的大平台,衢州历来高度重视、大力支持高校的改革创新发展,衢州学院植根于衢州大地,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重视高校工作,全力支持衢州学院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全力支持广大师生创业创新创造、成长成才成功,推动衢州学院更好地为地方发展服务、为地方治理服务。
徐文光对学校、老师和同学们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要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定捍卫者。要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开好思政课,学校领导要亲自抓,带头走进课堂,带头推进思政课建设,带头联系思政课教师,引导广大师生坚定制度自信。二是要当好衢州大发展快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推动者。学校要结合实际,找准定位,着眼于小而精、小而特,建设一所独具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要聚焦高科技领域,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搭建校地研发创新平台,加快科技成果培育和转化,培养大量衢州用得上、用得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三要当好“衢州有礼”的自觉践行者。广大师生要牢固树立主人翁意识,积极推动南孔文化融入学术研究、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思政课教学,依托新载体、新技术、新平台,带头推广“南孔圣地·衢州有礼”城市品牌。

杨玲在总结时指出,徐文光书记的报告旗帜鲜明、内涵丰富,站位高、立意深,对全校师生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精神、市委七届七次全会精神,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进一步增强了全校师生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及实现市域治理现代化走在前列的信心。希望全校师生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徐文光书记的报告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省委、市委全会精神,充分发挥人才、科技优势,积极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服务市域治理现代化中展现更大担当、体现更大作为,全力助推“活力新衢州,美丽大花园”建设。杨玲表示,学校将积极对照徐文光书记要求,将学校建设成为一所独具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给衢州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教育答卷,为衢州大发展快发展高质量发展贡献新的力量。(文/吴兰兰 摄/许军 华夏媛 季昀涛 沈志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