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第33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校党委评比表彰了2017年衢州学院“十佳教师”。他们是可亲可敬的老师,他们是无话不谈的朋友,他们是学生眼中的“红梅姐”、“根哥”……让我们一起走近,来听听他们之间的那些事儿。 机械工程学院 邓小雷 邓老师是我遇到的最认真、最有激情的导师。2015年5月,我加入了邓老师的团队,刚开始,我们对学科竞赛一知半解,他总是鼓励我们,给我们加油打气,让大家充满信心。当提交作品时,他又经常批评我们,不断地“挑刺”,刺激我们拿出更好的作品。 2017年6月备赛挑战杯,他一个人指导三个团队,工作非常忙碌,但给我们审核项目时,他却一丝不苟,连一个标点符号也不放过,审核一份项目往往要一个多小时,审核完还要提出很多修改建议。每次一轮项目审核结束都是夜深人静的时候,校园一片宁静,只有“零点一”工作室的灯依旧亮着。时间长了,管理员都认识了我们,11点以后会贴心地给我们留门。经过十几轮的精练,三组作品成功入围省赛,并全部获奖,其中两组团队获得了挑战杯二等奖。 ―― 14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2班 程� 邓老师是个热情似火的班主任,他给我们班注入了不一样的活力,大二一学年,在邓老师的鼓励下,我们班积极报名各项竞赛,每个人都在竞赛中得到了成长,这一切都来源于邓老师对我们的支持和鼓励。 都说到了大学很少能见到班主任,但我们常常看到班主任忙碌的身影。刚入校时,他就与班级每个人进行一对一的深入交谈,了解我们的情况。他说,我不会放弃班里任何一个人。我们班有一个同学曾经挂科很多,老师多次找他谈话,打电话和他的父母沟通。邓老师所付出的,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多幸运,15机自本1有邓老师! ――15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班 刘香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沈晓莉
温柔但又严格――这是我对沈老师的第一印象,说温柔,是因为第一次见面,沈老师详细询问我们的学习生活,并说如果有问题可以去随时找她,说严格,是因为她教导我们大学期间要好好学习,不能有丝毫放松。但是当我跟随沈老师参加生命科学竞赛的时候,我对她又有了不一样的认识。 作为大一新生,以前没有接触过学科竞赛,很多东西不懂,沈老师就耐心地从最基础的仪器使用教起,随着相处时间的增长,我发现沈老师非常随和,我们也变得像朋友一样。第一次参加学科竞赛,我犯了许多错误,正当我忐忑不已时,沈老师鼓励我说第一次犯错是难免的,要积累经验吸取教训,争取下次比赛取得好成绩。 这个学期将迎来沈老师的课,不知道课堂上的沈老师是怎样的,好期待! ――环境工程16本1班 邱张钦 大学四年,沈老师已经陪伴我们走过了一半的光阴,我做她的课代表也有一年半了。她总是提前十几分钟到教室,纤瘦的她一站在讲台上就充满了能量。她上课一丝不苟,重点难点总会讲上两三遍,把知识点讲透。课间她会和我们分享她生活的点点滴滴,非常平易近人。批改作业她也毫不马虎,哪怕是一个单位。记得一次我在本子上写了“听说这个公式很重要”,拿到本子后发现老师在旁边写了“是的”。那么可爱的她一定是天使化作的吧。 室友和我说,暑假里准备生命科学竞赛时,沈老师看到她们在做实验,针对实验如何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她们受益很多。 这样一个可爱、可敬的老师一直是我们眼里的好老师。 ――15环境工程本1班 熊萍 教师教育学院 郑红梅 记得备战全省汉语口语大赛的时候,学习任务比较重,还要参加比赛,我整个人都很焦躁。但我每次去郑老师办公室的时候,她的耐心总能打动我,我也会慢慢平静下来。每次指导,从下午到深夜,老师就这样一直陪伴着我们。一篇短短的诗文,逐字逐句反反复复,当我们读了上百遍,仍然觉得不满意的时候,郑老师的一个微笑,一个眼神就能给我们莫大的鼓励。碰到不理解的地方去请教她的时候,她总会反复讲解,看我们练习,陪我们巩固。 遇到一个喜欢的老师不容易,而遇到一个懂自己的老师则更难。郑老师的耐心亲切温柔是我一生抹不去的记忆,大学这段经历更是因为遇见郑老师而显得愈发珍贵。 ――15小教本2班 贺培东 比起郑老师,我更愿意叫她红梅姐。她是我们的任课教师,也是我参加汉语口语比赛和大学生艺术节的指导老师。 红梅姐是一位非常有魅力的老师,她的课生动有趣,总是能够吸引我们的目光。对待工作,她认真负责。她很忙碌,常常下班后留在办公室加班,很多同学经常在这个时间来找她,她从来没有怨言,总是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指导我们。 在生活里,她是一个很有爱心的人。面对学生的困境,她会毫不犹豫的伸出援手。我最喜欢红梅姐的灿烂笑容。她的笑让人如沐春风,在大学四年里能遇到这样的老师,真是一种幸运。 ――15中文 潘丹群
机械工程学院 应振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