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实现学院二次创业的成功,谱写学院发展新篇章,必须进一步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阐释“基层党组织在学院事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时,化材学院党总支书记负责人如是说。
2010年,化材学院党总支获“浙江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2011年,化材学院党总支获“衢州学院先进基层党组织”;被评为衢州学院党建工作示范点,2012年,化材学院在衢州学院第一轮党的建设三级量化考核工作中被评定为“优秀”等级;2013年,化材学院112科技小分队荣获 “最美衢州人•衢州市第五届‘银锤集体奖’”称号;2014年,化材学院共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个,位居学校第一,本科生考研上线率达14.5%,位居学校第一,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5年,本科生考研上线率达19.7%,继续蝉联学校第一……
荣誉与成绩背后,彰显的是化材学院党总支坚强的凝聚力、领导力和战斗力。近年来,化材学院党总支在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理念,充分发挥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力促党政和谐,狠抓支部建设,锤炼党员素质,锻造“固若金汤”的战斗堡垒,催化学院发展与改革,为学院的二次创业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学院蓬勃发展的基础:团结力量凝聚人心
高校党的建设重点在基层,难点更在基层。刘延东同志在第23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上强调:“要坚持抓基层,切实推进高校党建工作重心下移”。团结师生,凝聚人心,是抓好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基础,也是促进学校发展的重要保证。
“你和师生有多亲,师生就和你有多近;你和师生心贴心,师生才会向你掏真心。”这是化材学院党总支负责人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说的肺腑之言。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带领党总支做的。
在该院党总支负责人的影响下,学院班子领导纷纷坚持开门办公,走进教研室、教室、寝室,俯身贴地,倾听来自广大师生的呼声,为师生办实事,办好事。正因为学院领导能眼睛往“下”看、身子往“下”沉、劲头往“下”使,与师生心连着心,把师生紧紧团结凝聚在党组织周围,为学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团结力量凝聚人心的良好氛围,带动了近年来学院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学科专业建设方面,应用化学荣膺浙江省重点学科,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为省级特色建设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校级特色建设专业,2014年获学士学位授予权。科研工作方面,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5项,省科技厅公益技术研究项目6项,省教育厅科研项目5项,市科技项目24项,横向科研项目20项。科研经费合同金额达67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其中三大索引30篇。获得发明专利9项。社会服务方面,充分利用学科优势,积极对接地方特色产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与中国500强企业巨化集团等上市公司和科技型企业设立“氟硅新材料联合研发中心”、“专用化学品联合实验室”等5个产学研联合研发中心,累计到地方企业调研200余人次。2013年,该院 112科技小分队荣获衢州市第五届“银锤集体奖”荣誉称号,2014年积极参与衢州“五水共治”,完成了柯城区农村饮用水源调查和水质监测,获柯城区政府、人大赞誉。
考研成绩“两连冠”的背后:党政和谐、合心、合力、合拍
化材学院2014届本科生考研上线率达14.5%,2015届本科生考研上线率达19.7%,稳中有升,并连续两年位居学校第一。考研成绩“两连冠”的背后,是化材考研学子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广大教师辛勤耕耘的结果,更凝聚了学院党政班子的汗水和智慧。
2014年1月4日,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第一天,满地白霜,天气寒冷。早上7:30,该院党总支书记负责人已经带领相关老师早早地在学校北大门迎候了。当化材学院考生出现时,老师们就迎上前去问寒问暖,为考生加油打气。这一幕让该院首届本科考研学生深深感动。在考研学生毕业座谈会上,一位同学深情地说到:“真的没想到老师们在那么寒冷的早上出现在北大门来送我们进考场,给我们加油打气。这让我想起了父亲送我走进高考考场的那一幕,令我感动不已。我想我们唯有考出最好的成绩,才能不辜负老师们的希望。”
让化材学院考研学生感动的不仅仅是这样一件事,在考研动员阶段,为了调动学生考研积极性,坚定他们的信心,学院领导每年都会亲自参加学生考研主题班会,勉励本科生好好学习,继续深造,动员优秀学生考研。此外,化材学院还积极做好对考研学生的服务工作,从学业、生活等方面给予关心和帮助,让学生倍感鼓舞。考研学生不会忘记,在炎炎夏日, 挥汗如雨地备战考研时,学院领导给他们送来了冷饮。考研学生不会忘记,当他们专业课复习迷惘时,学院领导给他们请来名师指导专业课复习。考研学生不会忘记,当他们英语复习困惑时,学院领导给他们安排了青年博士教师“一对一”指导。考研成绩“两连冠”,是化材党政和谐、合心、合力、合拍的努力结果。其中合心是前提,合力是基础,合拍是保证,正所谓“同心山成玉,协力土变金”。
育人氛围悄然变化:全力打造“两会一论坛”
2014年3月4日下午,化材学院会议室里,学院领导、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各系(中心)负责人、教授代表、班级任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学生代表济济一堂,热闹非凡,这不是茶话会,也不是座谈会,而是该院12高分子班级学风建设评议会。班级学风建设评议会是该院在育人工作方面的一个创举,旨在培育优良学风,营造合力育人氛围。
其实化材学院在育人工作方面的创举不止一个,而是有一系列创新做法。为解决在育人工作中党组织作用难发挥、工作合力不够、特色不鲜明等问题,化材学院党总支创造性地实施“两会一论坛”即“班级学风建设评议会”、“卓越班级培育三议会”和“育人论坛”,构建了“民主开放、和谐共生”育人模式,牢牢把握住育人工作的正确方向和主动权。自2013年“两会一论坛”开展以来,先后组织开展了3次“班级学风建设评议会”、1次“卓越班级培育商议会”、15次“育人论坛”,营造了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该院先后邀请了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重点学科工业催化学科带头人、浙江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李小年教授,浙江师范大学先进催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罗孟飞教授,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辛勤教授,1990届优秀校友、浙江通天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飞以及校内优秀班主任作育人工作专题讲座。特别是“育人论坛”,与教职工大会协同进行,定期邀请知名学者、优秀校友、校内优秀班主任做主题报告,有效提升了育人工作水平,全员育人在该院蔚然成风。正如该院一位年轻博士所说:“对于刚参加工作不久的老师来说,能聆听到育人论坛这样接地气、高水平的专题讲座,受益匪浅,让我明白既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
“两会一论坛”的开展,有力地促进了育人质量的提高,收获了累累的硕果。近年来,该院1人获省高校先进优秀党务工作者,1人获省级优秀辅导员,1人获校级级优秀辅导员,7人获校级优秀班主任。在班风竞赛评比中,共获“优良学风班”24班次,“特优学风班”8班次。学科竞赛方面,共获全国二等奖以上3项,省一、二、三等奖共19项 。创新创业方面,获国家级创业创新项目4项,获得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项目21项。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在95%以上,毕业生薪酬水平处于同类院校前列。
潮起海天阔,扬帆正当时。目前,化材学院的浓厚党建氛围已经形成,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化材人正团结一心,信心百倍,紧紧围绕建设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共同目标,在学院“二次创业”的道路上,阔步前行,焕发出勃勃生机。(党代会筹备工作宣传组 金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