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浙江工业大学浙西分校委员会宣传部2008年宣传思想工作总结

浏览:1086次 发布日期:2009年07月09日

中共浙江工业大学浙西分校委员会宣传部2008年宣传思想工作总结

    2008年,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党委宣传部自觉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实践,紧紧围绕学校两个体系建设和升本迎评等中心工作,扎实开展了理论研究、思想教育、舆论宣传、网站建设、校报出版和文明创建等工作,为推动学校又好又快发展、促进和谐校园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
   
一、理论武装坚守阵地扎实推进
    2008
年,校党委高度重视理论学习研究,紧密联系学校发展实际,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为主线,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全校师生的理论学习实践活动,着力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深化党的十七大精神主题教育活动,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党委专门下发了《关于开展党的十七大精神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在全校广泛开展了以高举旗帜、科学发展、创业创新为主题的党的十七大精神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根据省市的统一部署和我校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第二阶段的具体工作安排,结合两年活动和我校2008年中心工作,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我为创业创新做贡献大讨论活动,推动了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活动不断向纵深发展。为了培养大学生观察、了解社会的能力,宣传部会同团委在寒假期间组织了全校的学生党员深入农村、社区进行学习十七大社会调查,开学初共收到调查报告近400份,并对调研报告进行评选,评选出优秀调研报告25篇。同时配合主题教育活动,及时编印了三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简报。
    2
、强化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研究。结合我校两个体系建设、升本迎评、全国两会和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等重大工作,全年共组织了5次专题学习。主要专题有:(1)传达贯彻全国两会精神;(2)学习贯彻《劳动合同法》;(3)实践科学发展观,研讨学院改革发展;(4)学习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5)当前经济形势报告会。学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在专题研讨会上带头发言,并撰写了十多篇理论研究文章。二级中心组结合各部门具体工作,坚持学习制度,学习氛围浓厚。
    3
、扎实抓好师生的理论学习。按照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进工作的要求,党委宣传部分上、下半年两次印发了教职工理论学习指导意见,组织了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衢州市委五届八次全会精神、全省高职高专书记院长读书班会议精神、中央和省市领导的重要讲话、学校两个体系建设及相关法律法规等活动,及时订购发放了理论学习面对面2008”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等学习资料。根据实际学习需要,编印了2期《理论学习资料》,供干部学习参考。
   
二、思想教育联系实际推陈出新
    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积极推进。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宣传部第一时间对全校师生为灾区举行的各种捐款活动进行宣传报道,并与工会一起发动了为灾区人民捐赠过冬衣被活动,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向抗震救灾英雄教师学习活动,组织收看抗震救灾英模事迹报告会现场直播,在校园内形成了学习英雄教师、支援地震灾区的浓郁氛围。积极配合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爱国主义、人道主义教育。利用奥运年之机,在网站、校报、宣传橱窗等宣传阵地开辟了奥运专栏,在师生中大力宣传奥林匹克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教育。与此同时,宣传部积极配合教务、学工、保卫、团委等部门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了考试零作弊、远离邪教、正确对待宗教信仰、支援西部(落后地区)建设等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
、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拓展。2008年着重在全校教职工中深入开展了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活动,结合向抗震救灾英雄教师学习活动,在教师中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民主科学精神,提倡广大教师要以求真务实和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本领。在 “百名教授话师德活动的基础上,把我校教授们撰写的85篇师德论文,整理编印成《师道尊严》一书,并赠送给我校的青年教师,这对我校师德师风建设特别是对青年教师的师德培养起到了促进作用。坚持和完善了教职工议事恳谈会制度,本年度与工会一起组织召开了两次教职工议事恳谈会,议题紧扣学校发展实际,包括讨论贯彻落实学校两个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具体探讨教风学风建设等。
    3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工作正常开展。2008年年会共收到思政研究论文55篇,组织了优秀论文评选,共评选出18篇优秀思政论文。同时积极向浙江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高职院校党建研究会报送优秀研究论文。宣传部注重了对宣传思政工作的基层调研,先后几次深入各系部处室开展教职工理论学习、和谐团队建设、大学生信仰问题等情况的调研活动。宣传部每位工作人员都针对各自的职责分工确定了今年的调研课题,对所选课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积极撰写调研报告。
   
三、宣传舆论紧跟形势引导有力
   
一年来,宣传舆论工作坚持 “贴近师生、贴近校园、贴近生活、服务大局的原则,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求真务实、奋发向上为出发点,努力营造团结进取的宣传舆论氛围。
    1
、充分发挥各种宣传媒体的作用,围绕重大活动多角度多渠道搞好舆论宣传。《人民政协报》《浙江日报》、《浙江电视台》、《衢州日报》、《衢州晚报》和市电视台、电台等新闻单位先后报道了我校100多次,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声誉。配合党政中心工作、学习十七大精神、践行科学发展观等重要内容和重大节假日,主动做好各项重大活动的摄影、摄像工作以及各种宣传牌、标语、画册、会标的制作、布置,积极配合院办、教务处、学生处、工会、团委、保卫处等部门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布置了《走进2008》、《新农村、新起点、新步伐》、《健康网络远离网瘾》、《孔子的故事》、《众志成城抗震救灾》、《2007学年全国奖学金获得者》、《迎奥运图片》、《超越梦想盛世中国》、《名师风范》、《消防法》、《复兴之路庆祝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等共计17期宣传图片展,悬挂宣传标语50多条,拍摄制作了19期视频电视新闻。对广播站播音员进行了普通话培训,开通了英语节目、体坛快讯、校园聚焦、新闻通道、校园狂想曲等精彩的广播栏目。进一步加强了校内出版物、悬挂物和学生社团的管理,对校园内举办的各类集会、设摊设点,横幅标语等活动进行了严格的审批管理,保证了校园内各种活动的健康有序开展,在校园内形成了良好的宣传舆论氛围。
    2
、校报出版正常有序。2008年开始,我校校报由原来的月报改为半月报,在出版周期缩短,新闻量不变的情况下,较好地完成了40―56期院报的组稿、编辑、排版与发行及对外交流工作。增设了教坛名师新秀思政工作创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十佳大学生英语讲堂等专栏,加大了对先进人物的宣传报道,同时完成了4期高质量的军训快报。积极参加省高校校报协会的好新闻评选活动,2篇言论和1个版面获省高校好消息三等奖。在提高校报办报水平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了教职工宣传通讯员与学生记者团队伍的建设,组织了与奥运同行演讲比赛,举办了两场新闻业务讲座,分别邀请了《衢州日报》、《衢州晚报》的资深编辑、记者来我校为教职工宣传通讯员、学生记者团、广播站成员及广大热爱新闻的师生进行新闻采访、写作等方面的讲座,受到师生的好评和喜爱。12月初,我们对两支队伍的优秀工作者进行了表彰,13名教职工通讯员和7名学生记者被评为优秀通讯员和学生记者。

    3
、积极开辟网上宣传阵地。截止2008125,浙江工业大学浙西分校主网站共上传热点报道”26条,校园新闻”443条,高校动态”207条和通知公告”210条。为进一步加强网站功能的开发,对主网站主页进行了再度改版,更多地应用了Flash动画效果,开通了学而网站,突出我院校园文化品牌。为进一步规范校园网网站信息发布程序,维护网站信息发布的权威性、准确性和时效性,确保网站信息安全,制定并实施了《关于校园网网站信息发布的规定》。
   
四、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品位形成特色
    2008
年,我校积极开辟和谐校园建设新途径,切实加强了校园文化品牌建设,扎实推进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把我校的精神文明建设推上了一个新台阶。
    1
、校园文化建设取得可喜成果。按照校党委提出的提升品位、形成特色、推动校园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总体要求,2008年五月份,我校成功举办了以和而不同,共创繁荣为主题的第二届南孔文化节。文化节期间组织开展了《论语》精选20句征集、我与东南阙里征文比赛、学而讲堂文化讲座、学儒倡廉《大同颂》大学生合唱比赛、论语书法比赛、走进南孔等多项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校园主干道的灯杆上挂上了《论语》标语牌,师生们精选出来的《论语》20句印制成了精美的12万张书签,分送给全院每位师生。教室、实验室、办公室、图书馆、学生公寓等公共场所张贴了印有《论语》20句的张贴画。文化节前后一个月内,各系还根据第二届南孔文化节主题,结合本专业特色,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极大地推动了我校一系一品校园文化建设。文化节结束后,党委宣传部整理汇总了我校南孔文化建设汇报材料,制作了画册和专题片,参加了全省高校优秀校园文化项目评比,并被评为2008年浙江省高校校园文化品牌之一。
   
年内参加第二届浙江省高校大学生艺术展演,我校选送的舞蹈《如意中国》获二等奖;参加市委市政府改革开放30周年大合唱比赛,我校选送的大合唱《八骏赞》获金奖;组织参加巨化50周年厂庆专场文艺演出圆满成功,得到巨化公司的充分肯定;组织学生参加市电视台春晚演出得到市相关部门的充分肯定;舞蹈《花溪花溪》参加全国青少年艺术之星韩国行文化交流活动,我校被评为中韩文化交流先进单位;与校纪委联合举办的学儒唱廉大合唱、与艺术系联合举办的唱响奥运、协助市教育局组织的推普周开幕式演出、配合市社科联举办社科推普周、帮助市文广新局组织的星光大道晚会等都获得圆满成功。开设的周末电影院,丰富了大学生业余文化生活。
    10
月份,我校根据省教育厅、文化厅、财政厅、广播电视局、文联等单位关于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通知精神,邀请了浙江婺剧团来校演出。本次活动得到了师生们的热烈响应。宣传部在协助组织师生观看的同时,及时对本次活动进行深入宣传,相继在院报、网站、广播等宣传阵地上开设专栏,为学生学习了解传统文化知识营造了浓厚的艺术氛围。
    2
、进一步加强了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为加强校级文明单位的建设和管理,使文明单位建设和管理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2008年上半年先后制定出台了《浙江工业大学浙西分校文明单位创建活动补充意见》和《浙江工业大学浙西分校校级文明单位建设管理办法》,完成了上级对省级文明单位的复评工作,对两年来我校文明单位建设工作进行了认真的总结。
    3
、精神文明建设开辟新的途径。为进一步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激发广大教职员工创建和谐校园的热情,根据校党委的要求,在教研室、实验室、职能部门科室和后勤班组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和谐团队的评选活动。活动共收到21个单位的申报材料。通过五部门联评、网络投票和实地检查等评选程序,共有11个团队被评为和谐团队,进一步巩固了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成果。
    4
、校村文明共建活动积极开展。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我校与柯城区万田乡桥头汪村结成文明共建的对子后,学校一直支援、关注桥头汪村的文明建设,校领导多次到桥头汪村了解文明共建情况,为推进新农村文明建设出谋划策。与此同时,我校机关中层以上干部在校领导的带领下,深入衢江区上方镇姐妹山村,与当地贫困户实行一对一结对联系扶贫帮困,认真落实市委提出的帮扶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积极发挥高校主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作用。此外,宣传部联合工会在全校范围内发动全体师生员工进行捐书活动,积极支援农村图书馆建设,为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
   
五、工作中的不足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职工坚持每周政治理论学习制度落实还不到位,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努力为基层做好服务的工作作风有待进一步加强;检查督促的力度还不够;学生社团建设需要规范整合,尤其是精品社团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常规化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中共浙江工业大学浙西分校委员会宣传部 
                 2009年2月20